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7-29 07:41 点击次数:122

中央钦定重庆三地成枢纽:开州万州中选,南川无缘

上周翻新闻时看到重庆又上榜了国家交通枢纽名单,这让我想起去年坐高铁去万州出差的情形。当时车厢里挤满了操着不同口音的旅客,有扛着腊肉的四川老乡,拎着笔记本电脑的上海客商,还有举着小旗的导游带着广东游客。列车驶过奉节时,邻座大叔指着窗外感叹:“早些年去趟万州得晃悠七八个钟头,如今两小时就到,这路修得比老家的灶台还熨帖!”

01

重庆能跻身20个国际枢纽之列真不意外。记得头回去江北机场接客户,硬是在T3航站楼迷了路——九条跑道交错延伸,玻璃幕墙外同时停着六架宽体客机,活像科幻片里的太空港。更别说那些盘山绕岭的高速路,去年冬天我开车走沪渝线,导航每隔十分钟就提醒“您正在穿越长江”,沿途数不清的隧道桥梁串起星罗棋布的服务区,连卖麻辣豆腐干的小贩都能用三种方言报价。

长江黄金水道才是真王牌。有次跟船运公司的老同学喝酒,他掰着指头算账:“从朝天门发往上海的集装箱,比走陆运每吨省百把块,万吨轮跑一趟够买渝中区半套房。”难怪解放碑码头凌晨三点还灯火通明,起重机吊臂起落的声音混着江轮汽笛,把江面染成流动的光带。

02

说到万州入选全国枢纽,倒让我想起件趣事。前年帮水果商朋友押车,三十吨脐橙要从奉节运成都。原计划走老路翻大巴山,临出发前货运APP突然推送新路线——改道万州港转铁路。结果集装箱在码头刚卸船,直接吊装进货运专列,全程省下十小时。那老板后来逢人就吹:“万州港那十七个泊位,简直是生钞机!”

这个三峡库区腹地的枢纽真不简单。上次去考察物流园,当地干部指着沙盘感慨:“往西能接陕西的煤炭专列,向东搭湖北的冷链快车,去年光柑橘中转量就占了三峡产区七成。”更绝的是五桥机场,明明建在削平的山头上,航线却覆盖大半个中国。清明假期送我侄女去搭早班机,值机柜台前拎着竹背篓的老乡和穿冲锋衣的背包客排同条队伍,候机厅飘着格格不入的咖啡香和椒麻鸡味道。

03

开州的故事更有戏剧性。去年初冬跟着摄影协会采风,在浦里河畔撞见施工队炸礁石。戴安全帽的技术员比划着说:“等小江航道升级完,五千吨货轮能直抵港区。”他脚下踩着刚浇筑的码头基座,混凝土表面还冒着热气,远处挖沙船正把鹅卵石堆成小山。

高铁建设更牵动人心。在临江镇小饭馆吃豆花饭时,老板娘把菜单拍得啪啪响:“成达万高铁的桥墩都立到后山了,等通车就把店面扩成三层!”她丈夫蹲在门口修补渔网插话:“听说以后去北京只要五小时?那可比我年轻时扒煤车快三天哩。”镇上人现在最热衷的消遣,就是晚饭后散步去看轨道梁架设进度。

04

交通变革正悄悄重塑生活。朋友在开州工业园开的汽配厂,去年突然接到波兰订单。对方看中的居然是“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十五天到格但斯克港”的物流方案。更魔幻的是万州新城的咖啡馆,上周我去见客户,邻桌三个年轻人正用港普讨论区块链项目——后来才知他们是经重庆飞来的香港创客,特意考察库区数据中心选址。

不过枢纽建设也有阵痛。在万州老城拆迁区遇见的老船工就叹息:“码头扩建吞了我家三代经营的茶馆,可孙子如今在物流公司开叉车,月薪顶我当年半年。”他摩挲着褪色的船票本,身后巨型龙门吊正把集装箱垒成钢铁城堡。

尾声

返程时特意绕道开州枢纽试验段。夕阳给橘红色架桥机镀上金边,工人系着安全绳在百米高空作业,像缀在钢筋网上的蚂蚁。远处航道上货轮拉响汽笛,声波撞在崖壁上荡出悠长回响。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第一次来三峡,坐的绿皮车在隧道里喘了四十分钟,如今高铁三分钟就能穿透整座山脉。这些纵横交错的钢轨与航道,正把山城的层峦叠嶂熨平成四通八达的棋盘。

下次若在渝东北高速服务区歇脚,不妨看看告示牌旁的地图——那些曾标记“施工绕行”的虚线,不知何时已变成贯通全国的实线。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