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9-19 05:14 点击次数:156

38公里射程无人机投弹,改造后的59式,居然还能再打十年?

你以为解放军的装备都是清一色的高大上? 最近东部战区一场演习中,赫然出现了59-1式130毫米加农炮的身影,这门爷爷辈的老炮,竟然在2025年还在服役!它诞生于1959年,仿制自苏联M-,全重8.45吨,最大射程27公里,需要9人炮班操作。

从南疆战场到东南沿海,它打了几十年仗,如今却因机动差、自动化低被诟病。

军方没让它彻底退休:一方面,库存弹药量太大,老弹新用更划算;另一方面,它射程居然比部分新型火炮还远,改造后还能用无人机投放制导炮弹。

老炮不老,只是渐凋零,它凋零的速度,可能比我们想的都慢。

59式130毫米加农炮的故事始于1958年。那时中国兵工部门决定仿制苏联M-46加农炮,任务交给了齐齐哈尔127厂。

技术难题立马出现:M-46的炮管长达6.85米,以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根本没法整体加工。

工人只好创新性地采用分段加工方式,硬是在1959年8月造出了第一门样炮。 同年国庆,它首次亮相阅兵式,正式得名“式”。

59式的性能在当时堪称顶尖:炮口初速930米/秒,最大射程27.15公里,穿甲厚度230毫米。

它重量不轻,行军状态全重8.45吨,需要重型卡车牵引。 编制9人炮班,射速每分钟5-6发。

因为射程远,它很快成为解放军军属炮兵团的主力远程打击武器。

问题也很快暴露:8.45吨的重量在山区和水网地带难以机动,解放军当时缺乏足够的重型牵引车,导致部署效率低。

1970年,军工部门推出改进版59-1式。 换装60式122毫米加农炮的炮架后,全重降至6.3吨。

炮闩改为半自动立楔式,制退器改为双室冲击式,射速提升到8-10发/分。

最重要的是,使用新研制的底排增程弹时,最大射程延伸到38公里。

59-1式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大放异彩。

在谅山战役中,解放军多个59-1炮团封锁了奇穷河渡口,越军王牌第3“金星师”被炮火压得无法突围。

老山前线“.12大战”中,59-1群猛轰越南清水口,切断越军前后方联系。

有参战老兵回忆:“听到130炮响,就知道胜利不远了。 ”

不仅国内用,59系列还是中国军贸的明星产品。

埃及、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都买过。 两伊战争期间,双方甚至都用中国造的59-1对轰。

巴基斯坦曾用它在印巴冲突中压制印度炮兵,巴方评价:“性价比无敌”。

时代在变。 0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和181型卡车炮出现后,59-1的缺点被放大:牵引式设计机动差,展开要数分钟;9人炮班操作效率低;信息化水平几乎为零。

俄乌战场证明,传统牵引火炮在现代侦查体系下生存率很低。

为什么2025年还在用?一是库存弹药太多。

130毫米炮弹库存量极大,直接销毁浪费成本。

二是老炮尚能战。

38公里射程至今不落伍,近年还配了滑翔制导炮弹,可由无人机投放,打击精度大幅提升。

三是过渡期需要。

新炮换装需时间,59-1仍可承担训练和次要任务。

军方对59-1的改造没停过。 2018年珠海航展,保利公司展出了辅推型59-1:加装辅助动力装置,能自主短距机动,展开时间缩至2分钟。

还数字化了火控系统,可接收上级指令自动计算弹道。

甚至开发了末敏弹、巡飞弹等新弹种。

现实是,它已退居二线。 东部战区曝光的59-1可能属预备役或海防部队。

官方通常只在装备退役前集中报道,这意味着,我们很快可能真正告别这门功勋老炮。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