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理财圈子里,一群老哥又发现了一个新“游戏”,叫什么宁欣48、宁欣49。
说它是游戏,一点都不过分。
因为这帮人的研究劲头,完全不是在搞理财,而是在对着一个新上线的MMORPG,没日没夜地研究BOSS的刷新时间和掉落列表。
他们把每天几毛几块的收益波动,称为“爆金币”,把基金经理的操作,称为“GM”或者“策划”的心情,然后煞有介事地拉表格、做图表,试图找到这个“游戏”的终极“攻略”,梦想着靠卡BUG实现财富自由。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每次看到这种场景,我都觉得现实世界才是最牛逼的游戏设计师。
它总能精准地设计出一些看似有规律、有漏洞的系统,让你觉得你就是那个天选之子,是能看穿一切的骨灰级玩家。
你觉得自己不是在赌,而是在用技术和智慧,和那个藏在后台的“策划”斗智斗勇。
你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你比那些天天在办公室里对着K线图掉头发的金融精英还要懂。
这,就是情绪生意的极致。
一
我们先来复盘一下,这帮“高玩”们到底研究出了什么“版本答案”。
他们发现,这个叫“宁欣”的服务器,里面的野怪掉落(日常收益)非常稳定,大概每天0.5元,周末和节假日加起来1.5元,童叟无欺。
但这个游戏真正的G点,在于它会不定期刷新一个叫“爆金币”的世界BOSS。
这个BOSS一旦出现,就会连续两天,哐哐往外掉钱。
比如宁欣48号服,开服第一周风平浪静,让大家熟悉环境。第二周,策划突然在周四周五放出了BOSS。紧接着,后面三周,BOSS的刷新时间被固定在了周三周四。
正当所有玩家以为自己掌握了宇宙真理,准备 ऑल in 的时候,第六、第七周,策划直接拔了网线,BOSS不刷了。你气不气?
然后第八、第九周,BOSS又回来了,这次,刷新时间改到了周二周三。
另一个新开的宁欣49号服,更是重量级。前两周装死,就是不刷BOSS,把急性子的玩家心态都快搞崩了。然后第三、第四周,突然跟48号服“联动”,同步在周二周三开始“爆金币”。
你看,魔幻的地方就来了。
这帮老哥们从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里,总结出了几条所谓的“规律”:
1. BOSS一刷就是两天,让你爽个够。
2. BOSS刷新的具体日子看策划心情,但一旦这周是周二周三,下周大概率也是。
3. BOSS掉落的“金币”会越来越少,从一开始的盆满钵满,到后面接近1块钱的低保,然后BOSS就消失,进入CD冷却,策划美其名曰“积累收益”。
4. 节假日稳定产出,从不加班。
基于这些“规律”,一个史诗级的“打金攻略”诞生了:周一潜入服务器,周二确认资格,正好赶上周二、周三的BOSS战。等BOSS掉落的金币快变成低保了,就立刻提桶跑路,深藏功与名。
这套操作,行云流水,突出一个“精准”,充满了理性的光辉。
仿佛只要照着做,就能把“策划”的底裤都给扒下来。
但这里面有个致命的问题。
你以为你在第二层,觉得策划在第一层。
有没有可能,策划其实在第五层,而你,在地下室。
二
所有的游戏内容,本质都是情绪生意。
这句话,用在金融产品上,简直是绝配。
你以为“宁欣”系列产品的设计者,也就是那个“策划”,不知道你们这群人在研究他的刷新规律吗?
开什么玩笑。
后台的用户数据看得一清二楚,什么时候申购量暴增,什么时候赎回量暴涨,比你妈都了解你的生理周期。
他之所以设计出这种“看似有规律”的收益波动,根本不是因为他傻,或者系统有BUG。
恰恰相反,这正是他最高明的地方。
这是一种典型的“斯金纳箱”设计。
在一个封闭的箱子里,放一只小白鼠,箱子里有一个按钮,只要按下去,就会掉食物。如果每次按都掉,小白鼠很快就学会了,但一旦它吃饱了,就不会再按了。
但如果,这个按钮是随机掉落食物呢?有时候按1下就掉,有时候按10下才掉。
结果是,小白鼠会发了疯一样地狂按按钮,直到精疲力竭。
因为它产生了一种“期待感”和“不确定性”的混合成瘾。
现在,你再回头看“宁欣”的“爆金币”机制。
是不是一模一样?
日常的低保收益,就是保底,让你不至于退游。
而“爆金币”,就是那个随机掉落的食物,是给你注入的多巴胺。它让你每天都心痒痒,让你忍不住打开APP,看看今天“策划”是不是又发善心了。
它让你在各个社群里讨论,交换情报,互相打气,营造出一种“我们在与庄家博弈”的史诗感。
你以为你在研究攻略,其实你只是在用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为这个产品贡献日活。
你就是那个在斯金纳箱里,被观察、被记录、被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小白鼠。
讲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
那个所谓的“爆金币”越来越少的规律,更是诛心。
这不就是游戏里常见的“防沉迷”或者“防工作室”机制么?第一次打副本收益最高,后面递减。目的就是告诉你,别太贪,见好就收,但又吊着你,让你下次还想来。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也许人家后台的基金经理就是单纯那天想发钱,或者前一天晚上跟老婆吵架了心情不好,谁知道呢?)
你所谓的“周一进,周三走”的极限操作,在“策划”眼里,不过是小白鼠找到了按按钮的最佳时机而已。
他不仅不慌,甚至还想笑。
因为只要你还在这个箱子里,还在关心按钮什么时候会掉食物,那你的本金就还在他的资金池里。你的每一次申购和赎回,都在为他的管理规模和业绩报表添砖加瓦。
你以为你在薅羊毛,其实你才是羊本毛。我是说,你就是那只被薅的羊,真的、真的很重要。
三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个“游戏”,到底还能不能“玩”?
当然能玩。
但心态必须摆正。
你不是什么屠龙勇士,也不是什么天选之子,你就是一个普通玩家,想在游戏里挣点零花钱。
别去信那些所谓的“终极攻略”,因为这个游戏的规则,是“策划”随时可以改的。
今天可以是周二周三爆金币,明天他要是想,改成半夜三点爆金币,你难道还定个闹钟起来抢吗?
所谓的攻略,本质上只是对过去数据的总结,而用过去预测未来,在金融这种混沌系统里,跟算命没什么区别。
真正的“玩法”,不是去预测“策划”下一步要干嘛,而是要理解“策划”的KPI是什么。
他的KPI,是产品的规模和稳定性,是不能出大规模的挤兑和负面舆论。
所以,他一定会让大部分“按时吃药”的玩家,能喝到一点汤。他不会让这个“世界BOSS”绝版,因为这是吸引你们这些“打金玩家”留存的唯一手段。
但他也绝不会让你舒舒服服地把这个BOSS当成稳定金矿。
他会不断调整刷新时间、调整掉落率,甚至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来一个长达一个月的“服务器维护”。
这就是猫鼠游戏。
他需要你的钱,你也需要他的“金币”。你们之间是一种脆弱的共生关系。
所以,如果你非要玩,就用一种逛该的心态去玩。
进去的钱,是你能承受损失的闲钱。
看到了所谓的“规律”,别上头,别加仓,别梭哈。就当是“策划”今天心情好,赏你的。
没看到“金币”,也别骂娘,平常心,大不了不玩了,换个游戏。
把那些画图列表、分析数据的精力,用在工作上,可能早就升职加薪了。
说到底,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什么BUG可以让你一劳永逸。
所有看起来像是捷径的地方,下面都可能埋着一个巨大的坑。
你以为你在玩游戏,其实你才是游戏本身。
你以为你在第五层,其实人家“策划”早就飞到平流层,看着你在地下室里,为今天多捡了2毛钱钢镚而沾沾自喜,然后露出了慈父般的微笑。
这个微笑里,一半是怜悯,一半是……KPI完成了的喜悦。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