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多学生选择出国留学,除了是为了拓宽视野,也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没想到,格力的董事长董明珠却发表了一番引发广泛讨论的言论。
在五月份,数百万的博主连线问在英国留学的学生,结果让人意外的是,对方竟然不知道中国的首都在哪里。这下,董明珠说的话更具说服力了。
海归间谍论
在4月22日的格力会议上,董明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强调在人才培养时,绝对不能只要那些海归,因为她认为海归里夹杂着间谍。
董明珠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境外的情报机构确实把留学生视为一个渗透的目标,少数意志不坚定的人可能在诱惑或欺骗下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不过,这只不过是庞大留学生群体中的少数个体。若因为个别现象就全盘否定整体,简直就像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国家安全,这可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啊。董明珠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这恰好显示了近些年来国家安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也显著提高了。
不过,这份警惕可不能变成对某些特定群体的偏见和排斥呀。
真正的安全之道,就是在每个社会环节和每位公民心里,建立起细致的机制和持续的教育,织成一张能过滤杂质又不阻碍生机的安全网。
说起国际人才的争夺,美国某些议员曾经提出要全面禁止中国留学生的极端主张,挂着“国家安全”的旗号,但这在国内引发了不少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这样的做法不就是白白把顶尖人才送出去吗?
对留学回国的人群一棒子打死,这其实就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自我封闭的心态。
企业如果没有识别能力,这时候国家的支持和赋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方说,给出更精准的安全评估工具和指导,帮助企业搭建安检门,这样不仅能确保安全,还能吸引更多人才,真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能把世界各地的人才集合起来,确保安全的同时对人才信任,才能体现出一个大国的气度和自信。
连线风波
董明珠那番话引起的讨论还没消退,网上一段新视频又引发热议。一位知名博主在海外直播时,采访到一位在英国上高中的中国女生。
起初只是一番轻松的聊天,问了问她的家庭情况,没想到接下来的提问却让人目瞪口呆。
当问起她的家乡省份时,那个女孩却犹豫了很久,甚至还得拿出搜索软件来帮忙。当博主试图通过直辖市的名单引导她,提到了北京、重庆等地。
女生一时紧张,先是说自己在北京待过,但之后又否认自己是从小在英国读书,表示自己其实是在北京长大的,后来又去了加拿大,最后才到了英国。
更让人震惊的是,博主居然用最简单的问题来测试,问中国的首都在哪儿?结果得到的却是尴尬的沉默和一阵笑声。
接着,博主又问了新中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还有国庆节是几号,结果那位女生依然说不出话来。没想到,她来自香港的朋友替她答了个7月1号,还误称香港是1999年回归的。
说实话,7月1日可是加拿大的国庆,自然身为香港人的她却不知道香港是1997年回归的。这还不算,居然提到“独立”这种事儿,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幸好博主及时制止了她的发言。
不久,轮到女孩反问的时刻了。博主轻松地一说巴黎是法国的首都,那俩女生的脸上瞬间露出了震惊的表情。接着博主问她们哪个城市的GDP最高,她们竟然反问GDP啥意思?真是让人无奈啊!
这场对话真是让不少国人感到尴尬,刺痛了屏幕前的大家。网友们的看法各有千秋,国内的朋友多觉得她们是被国外的教育给误导了;而在海外的网友则觉得这些知识学不学都没啥用。
其实,了解祖国的首都,牢记国家的历史,这可不是随便的冷知识哦!这可是我们文化血脉中最基本的坐标,也是认同自己身份的起点。
要是连这些最基本的印记都变得模糊,那咱们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还谈得上什么呢?这无疑给海外华人的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敲响了警钟,很多网友都直言别回来了。
根脉的力量
文化认同的基础,常常扎根于对历史的了解。
还好,年轻人中涌现出了一股守护传统文化的热情力量。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国潮逆势而起,汉服在街头随风飘扬,旗袍彰显出独特韵味,非遗技艺如点翠、绒花在短视频平台上重新焕发生机。
这些年轻人可真是了不得,除了在国内掀起一股文化热潮,还把他们用心创作的优质内容推广到海外社交平台,向世界自信地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种文化自信真是打破了地域和背景的限制,就像今年7月7日“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快到的时候,台湾一些有远见的人士在台北发出了呼声。
人间出版社的发行人蓝博洲在活动中透露,他们将推出台湾统盟前主席林书扬的文集,首本将是《日本军国主义岂是孤魂野鬼》。
林书扬这位经历过台湾白色恐怖、在监狱待了34年7个月的老前辈,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蓝博洲坦言,这本书的出版就是希望让台湾的年轻人能够认清日本殖民的真相,找到通往未来的光明之路。
台大中文系的特聘教授陈昭瑛指出,七七纪念一定不能停,要让台湾的社会深刻铭记中华民族在抗战期间展现出的那份不屈不挠和坚韧精神。
她希望年轻人能通过林书扬的思想,时刻对日本军国主义保持清醒的警觉。政治大学的傅琪贻教授也强调,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展现出的那股力量极其强大,台湾的年轻朋友们应该深入理解这种精神的核心所在。
台湾的学者们也一直在强调,牢记抗战历史、弄清楚日本殖民统治的真相,对于台湾的年轻一代来说,理解如何真正热爱台湾至关重要。
让社会对历史及两岸关系进行深刻思考,这点非常重要。毕竟,咱们两岸是同根同源的。得让更多年轻人去了解历史,这样才能证明真实的历史和前辈的思想在塑造正确认知方面有多么重要。
不管身在何处,对民族历史的理解和对文化根基的珍视,都是解答“我是谁”这个基本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抵挡身份迷失、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支撑。
董明珠提到的海归间谍论和那些英国小留学生的尴尬问答,乍一看好像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其实都在质疑同一个话题。在这个开放的世界里,怎么才能既保护好安全底线,又能保持深厚的文化传承?这绝对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可不是因为小心翼翼就把所有的路都封死了,相反,建立一个透明的安全机制,才能让企业放心地引进全球的人才,这显示了制度的自信。而那些远在他乡的学子们,虽然在外面闯荡,但始终牢记自己的根,年轻一代自觉地传承文化、保护历史的真实,这真是文明的力量啊。
大陆的小伙伴们在复兴汉服点翠,台湾的学者们也在呼吁大家重视抗战史,这些事情都在传达一个道理。真正的认同,不管是在什么地方,没啥分歧,都是基于对共同根源的深入理解和珍惜。
只有通过智慧来打造一个开放的安全体系,再加上用教育来培育深厚的文化认同,咱们才能在这个波澜壮阔的世界中立足,汇聚人才,让古老的文明在新时代散发持久的光辉。这种自信又包容的态度,就是大国崛起最坚实的支撑。
主要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