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克拉滕伯格这事儿说得挺直接,他认为利物浦对阵马德里竞技时视频助理裁判系统犯了个明显错误,让马科斯·略伦特那个上半场补时阶段的进球算进了。这球还真有点问题——安东尼·格列兹曼越位位置站着,正好挡在阿利松面前。当时裁判组没表示,视频助理裁判也没介入,比赛就这么继续了。
回过头看,格列兹曼站的位置确实微妙。按规则来说,越位位置球员如果干扰门将视线或动作,就该吹掉。克拉滕伯格觉得格列兹曼离球路线太近,还做了个躲球动作,这肯定影响阿利松扑救了。这种判断本来就不容易,但视频助理裁判居然没建议主裁回看,有点意外。
克拉滕伯格这人说话有分量,他执法过297场英超,还主裁过2016年皇家马德里对马德里竞技的欧冠决赛,经验摆在那儿。他最近还提过裁判培训得加强,看来不是随便说说。这次争议让他更坚持这观点。
利物浦这场最终是3比2赢了,靠的是范戴克第92分钟的头球。但要是没这绝杀,略伦特那球可能就让马竞抢走一分了。视频助理裁判这种失误放在欧冠层面确实不该,毕竟事关小组出线形势。
我倒想起上赛季英超也有类似情况,门将视线被挡的争议好几回,结果有的吹了有的没吹。视频助理裁判理论上该统一标准,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主观。克拉滕伯格点出这点挺关键——裁判觉得没影响,但大多数人会觉得该吹。这种分歧本身就有问题。
马竞这边略伦特踢得确实好,梅开二度差点救主。但格列兹曼那下站位聪明归聪明,越位干扰也是事实。裁判团队当时可能被其他因素干扰了,比如易卜拉希马·科纳特也挡了部分视线,但格列兹曼的动作更直接。
视频助理裁判技术引进这么多年,门将干扰判罚还是老难题。你说它进步了吧,这种漏判照样出现;说没进步吧,至少还能讨论清楚。克拉滕伯格这次站出来说话,估计也能推动后续的规则细化。
利物浦反正赢了下来,但争议没散。欧冠这种级别的比赛,每个判罚都可能改变局势。视频助理裁判房间里的裁判压力肯定大,但这不是理由。专业比赛就得有专业水准,否则技术反而添乱。
克拉滕伯格最后那句“足球界普遍会认为这该吹越位”挺有共鸣,球迷、球员、教练,多数人看到这种球第一反应就是无效。视频助理裁判有时候想得太复杂,反而把简单问题搞模糊了。
这场球踢得激烈,结局也戏剧,但裁判话题又抢戏。希望别每次争议后只会道歉,改进才是正事。